现实正如包拯所言,古代的律法,确实只对平民百姓具有约束力。

平民百姓是被统治的对象。

尽管权贵口头上高喊民贵君轻,天下为公的口号,但事实确是,王子犯法,从未与庶民同罪。

权贵高高在上,天生自带优越感,骨子里流露出的,就是高人一等。

无论方方面面,权贵和平民百姓都有着巨大的差异。

祭祀、饮食、服饰等,均区别于平民百姓,使平民百姓从骨子里就对权贵心生敬畏。

正所谓:礼不下庶人,刑不上大夫!

包拯现在将权贵与平民百姓相提并论,适用同样的律法,对权贵而言,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。

群臣一个个无不嗤之以鼻。

这个包拯,当真是疯了!

他这是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撼动礼法,为天下贱民发声吗?

“笑话!”

“荒谬绝伦!”

“礼不下庶民,刑不上大夫!”

“岂能将官员和平民百姓相提并论!”

“呵呵,包大人不是在说笑吧!”

“倘若按照包大人所言,岂非礼崩乐坏?”

“……”

听着百官激烈的言辞,包拯从容不迫。

“本府说的是律法,而非周礼,诸位同僚莫要偷换概念!”

“诸位口口声声为国为民,如今本府才一提出要约束官员,各位便群起围攻,是担心将来牵连自己吗?”

群臣顿时急眼了。

“陛下,包大人这是在强词夺理。”

“简直一派胡言!”

“……”

看着朝堂之上再度变成菜市场,赵祯也颇感无力,沉默了良久之后,方才表示:“包卿,朕限你十日之内,拟定出具体条例。”

作为一国之君,赵祯内心深处的确深受包拯的触动。

尤其是包拯提及平民百姓无处申冤,被逼违法犯罪,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。

正义若不能得到伸张,那么百姓除了杀人、报复,乃至造反,的确没任何出路。

啊……

百官更是目瞪口呆。

皇上不会真听包拯的吧?

一个个心里叫苦不迭,感觉他们的天要塌了。

包拯嘴角却勾起了一个浅浅的弧度,朗声回应:“臣遵旨!”

“不可啊陛下!”群臣纷纷劝谏。

可赵祯压根没有理会,起身道:“散朝!”

包拯和范仲淹回到中书省。



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